韩秋雅-学术会议

11月11日至13日,以“石油地质实验新技术、新方法及应用”为主题的中国第十二届全国石油地质实验技术学术会议于江西省南昌市召开。

此次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科技装备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和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联合发起,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承办,着重展示我国青年学者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旨在进一步提高石油地质实验技术及应用水平,突出其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中的作用,促进我国石油地质实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本次会议聚集我国石油地质实验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和广大青年学者,围绕地球化学研究实验新技术及应用、储层与地层研究实验新技术及应用、油气成藏实验新技术及应用、开发地质实验新技术及应用、石油地质实验装备研发与推广应用、大数据、标准及实验室现代化管理等专题领域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同时也增进了老、中、青年学者间的思想交流,促进了青年学者的进一步成长。

博士研究生韩秋雅作了题为《分子模拟技术在构建油气示踪分子指标中的原理与方法—以烷基咔唑分子为例》的汇报,并获得了优秀青年论文口头报告。此次报告介绍了分子模拟技术在构建油气示踪分子指标中原理与方法,主要包括:(1)基于量子力学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获取化合物分子能量最低的几何结构以及其热力学信息,如:电子能、焓、内能、吉布斯自由能等。(2)基于牛顿力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MD),模拟目标分子化合物在输导介质中的吸附微观机制。通过上述分子模拟方法,计算了甲基咔唑和部分二甲基咔唑异构体与石英矿物的作用能大小,结果表明4-甲基咔唑(4-MCA)的作用能大于1-MCA,2,5-二甲基咔唑(2,5-DMCA)和2,4-DMCA都高于1,8-DMCA,据此构建了4-/1-MCA、2,5-/1,8-DMCA和2,4-/1,8-DMCA三项油气运移方向示踪指标,并在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砂岩油藏中得到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