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j

        李美俊,男,1972 年 9 月生,重庆人,汉族,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学科负责人,现任地球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曾担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研究生教育督导专家组成员等职务。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大学兼职教授,“Petroleum Science”副主编,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AAPG)会员,美国化学会(ACS)会员。

研究兴趣

  • 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基础研究,鉴定和发现新的分子标志物并确定其地球化学意义, 相关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排名第 2);
  • 探索有机地球化学与分子模拟相结合,解决有机质生烃、油藏稳定性、运移分馏效应、页岩气吸附和页岩油渗流机理等油气地球化学基础和前沿科学问题;
  • 在油藏地球化学领域,利用地球化学参数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优势充注途径,预测烃源灶方位和有利勘探区,该技术国内中高勘探程度含油气盆地的滚动勘探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相关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 1 项(排名 1);
  • 在烃源岩评价领域,采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与传统的烃源岩评价相结合的思路, 开展基于层序格架下的烃源岩评价和成藏研究,该技术在海外和海洋油气地球化 学研究中得到成果应用,相关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 1 项(排名 1)

教育经历

  • 2000 至 20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导师:李思田教授
  • 1994 至 1997,西南石油大学,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硕士,导师:王廷栋教授
  • 1990 至 1994,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学士,导师:邱体孝教授

工作经历

2013-06 至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 教授
2011-06 至 2012-06 美国地质调查局 丹佛油气资源中心 访问学者
2008-06 至 2013-0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资源与信息学院 副教授
2006-07 至 2006-10 加拿大联邦地质调查局 卡尔加里 访问学者
2005-06 至 2008-0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资源与信息学院 讲师
2003-06 至 2005-0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资源与信息学院 博士后
1997-07 至 2003-07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 勘探开发研究院 助工/工程师

教研工作

  • 担任《油气地球化学》教学团队负责人;
  • 本科生课程:《油气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专业外语》、《环境化学》
  • 研究生课程:《科技论文写作》、《反应动力学与分子模拟》、《地球化学前沿研讨课》
  • 曾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最佳教学演示奖; 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代表性科研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3102,《超深层环境油气生成与烃源灶有效性评价》下属专题《重点地区超深层及中新元古界源灶有效性评价》,2018/05-2021/12,90 万,在研,专题负责人;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专题),2016ZX05004-005,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油气成藏演化规律研究,2017/01-2020/12,85.07 万元,已结题,专题负责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2158,石油及沉积有机质中复杂含氧多环芳烃地球化学意义,2013/01-2016/12,82 万元,已结题,主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2101,芳烃运移分馏效应及作为石油运移示踪标志物研究,2011/01-2013/12,50 万元,已结题,主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972089,二苯并呋喃-示踪油藏充注途径的新标志物,2010/01-2012/12,48 万元,已结题,主持;
  • 海南福山油田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福山凹陷美台红光地区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2020/6-2020/12,45 万元,已结题,主持;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白云凹陷深层有效烃源灶研究,2020/05-2021/09,70 万元,在研,主持;
  •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西中新元古界油气成藏机理研究,2018/12-2019/10,72 万元,已结题,主持;
  •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041013110121,哈拉哈塘及周缘成藏地球化学研究,2013/08-2015/12,175 万元,已结题,主持;

科技奖励

  • 《油气源判识与运移示踪新技术及重大勘探发现》,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创新奖 ,一等奖,2022年,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排名2)
  • 《古老油气藏油气成因与评价》,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年,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排名6)
  • 《油藏地球化学关键技术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1年(排名2)
  • 《层序格架下烃源岩评价与成藏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 年(排名 1)
  • 《地质体中分子标志物的新发现及其应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 年(排名 2)
  • 《油气成因、油藏充注路径方法研究及在福山凹陷等地区勘探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 年(排名 1)

重要会议报告

  • 李美俊; 分子模拟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初步应用, 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福建福州, 2019-12-14 至 2019-12-16,大会报告
  • 李美俊; Methyldibenzofurans: the molecular markers tracing oil migration directions in the dolomite paleo-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 AAPG GTW new tool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北京, 2019-10-26 至 2019-10-28.,分会场特邀报告;
  • 李美俊; 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 第七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2017-10-20 至 2017-10-22,分会场主旨报告;
  • 李美俊; 王铁冠; 师生宝; 蒋维东; 方镕慧; 杨禄; Application of dibenzofurans and benzo[b]naphthofurans in  tracing  oil  filling  pathways  in  lacustrine  oil  reservoirs,
  • Beibuwan Basin, South China Sea, 27th Internationl Meeting on Oragnic Geochemistry, Brague, Czech Republic, 2015-9-13 至 2015-9-17,分会场口头报告

指导学生情况

  • 博士生:毕业7人,在读10人
  • 硕士生:毕业20人,在读11人
  • 博士后:出站2人,在站2人
  • 荣誉与奖励:获“王涛英才奖”博士生 1 人次、院长奖学金 1 人次、国奖奖学金 1人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优秀青年报告/论文 4 人次

论文发表情况

以第 1 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9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55 篇,主要发表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Fuel、Chemical Geology、AAPG Bulletin、Organic Geochemistry、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Energy & Fuels、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地学前缘、地球科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国内外石油地质、地球化学和化石能源领域核心期刊。

专利发表情况

  • 一种基于正构烷烃C22+/C21-比值定量鉴定烃源岩有机质来源的方法,卢晓林、李美俊、冉子超、肖洪、罗情勇、杨永才、王丽、朱志立、曾棒 ZL202110570566.8 2022.04.12
  • 一种应用拉曼光谱参数划分显微组分的方法,高志伟、李美俊、张聪、肖洪、方镕慧、秦婧、高志宏 ZL202111025691.7 2022.10.21
  • 一种井口干气C15-C23分子标志物富集方法及装置,方镕慧、洪海涛、李美俊、田兴旺、刘鹏、王文之、周刚、刘冉 ZL202010527769.4 2022.12.06